当前位置: 首 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五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通知

加入日期:2025-04-17 录入:宣传部

各学院、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北京市教委、语委近期启动了2025年北京市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系列活动暨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为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深化文化浸润,提升以文化人成效,同时积极培育选拔我校优秀团队参与市赛,学校决定举办第五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北京市“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预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协调组

承办单位:政府管理学院、宣传部、教务处

支持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二、大赛主题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

三、参赛对象

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形式

1.参赛篇目应选自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出版、发表时间至少2年以上,并被广泛传播。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计入总时长)。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2.参赛形式以诵读、吟唱为主,包括对诵、配乐朗诵等多种诵读和吟唱形式,可辅以伴奏、舞蹈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以提高节目的艺术表现力,每个节目时间以3-6分钟为宜。

3.每个作品参加人数一般不少于10人、不超过20人,鼓励教师、研究生宣讲团、研究生支教团、校史宣讲团、学生党员、青马班学员、退伍士兵、少数民族学生及留学生等参加。

(二)作品内容

1.弘扬主旋律。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理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激发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参赛作品要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广大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注重艺术表达。参赛作品应当在内容与形式上相得益彰,追求艺术表现力的创新与突破,表现手法新颖独特,构思精巧深刻,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彰显时代精神。参赛作品应立足当代,着眼未来,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活力,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与文化自信。

五、比赛程序

(一)作品征集阶段(即日起至427日)

鼓励学生跨专业或跨院组队,并于4月25日前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参赛作品信息表》(附件1)、《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参赛人员信息表》(附件2)发送至zhengguanxueshi@126.com,邮件主题及压缩包名称为“XX学院/研究院(队伍负责人所在单位)+团队名称+2025经典诵读参赛报名”。

报名后由大赛承办方统一组织在大赛官网(网址:https://jdsxj.eduyun.cn)完成注册、赛事报名、语言文字知识及诵读常识测评(测评可多次进行,60分以上方可获得参赛资格)。

(二)预演阶段(428日—511日)

各参赛队需结合作品主题和内容准备相关视频、PPT或其他辅助材料,参加分阶段预演。诵读作品需经承办方审核后,方可进入决赛环节。

(三)决赛展演阶段(5月中旬)

组织决赛和成果展演,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风采奖、最佳创意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颁发获奖证书。

(四)作品推荐

优秀团队作品将被推荐至北京市参赛。推荐作品以录制视频形式提交,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为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录制仅限一个场地,不得切换多个场地。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应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六、联系方式

政府管理学院:李老师62288091;王建鑫13269605911

附件:1.《中央财经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参赛作品信息表》

2.《中央财经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参赛人员信息表》




校园文化建设协调组办公室

2025年4月17日